村民在大棚內采收羊肚菌。
新鮮采收的羊肚菌即將被送往市場。
●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鄭欽豪文/圖
人勤春來早,田間農事忙。連日來,高坪區會龍鎮熊家橋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——這里種植的羊肚菌迎來采收高峰。
2月13日上午9點,記者驅車來到該村,在當地村民指引下,記者走過一段生產便道后,便到了村里食用菌種植基地羊肚菌種植區。走進大棚,只見遍地都是撐著褐色“小傘”的羊肚菌,它們從地里破土而出,一層層、一簇簇,很是惹人喜愛。數名村民正穿梭在大棚中,忙著采收。
A羊肚菌迎豐收農戶采摘忙
“采收羊肚菌,要有講究,不能胡亂從地里拔出。”基地業主姚楊一邊說,一邊為記者做起了示范,只見他彎下身子,手持剪刀,熟練地將羊肚菌從菌床上采下,去掉菌尾放入籃子中,動作迅速且精準。
在分揀區,村民們則根據采收的羊肚菌大小、色澤等標準進行分類,個頭飽滿、形狀規整、顏色鮮亮的羊肚菌將作為精品,直接供應給高端市場。
分揀完成后,部分羊肚菌通過特制竹籃被送往烘干箱,開啟了從新鮮食材到干貨珍品的轉變之旅。
據介紹,羊肚菌外形像雨傘,菌蓋表面呈蜂窩狀,恰似羊的胃,故而得名。羊肚菌具有提高免疫力、益腸胃、抗氧化等多重功效,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,也是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。
“羊肚菌具有種植周期短、收益高的特點。這幾天我們已經采收了3000多斤羊肚菌,今年羊肚菌收成很好,估計還可以再采幾輪,采收工作要一直持續到3月底。”姚楊笑著對記者說。
姚楊是一名返鄉創業青年,2023年開始種植羊肚菌。起初,他對種植羊肚菌一竅不通,通過參加鎮上組織的多次培訓學習,他的種植技術提升很快,從一名“門外漢”變成了“土專家”。姚楊種植羊肚菌也從最初的幾畝地,發展到如今的100余畝地。
“種植技術提高了,每畝產量也在提升,我們基地今年預計可以采收羊肚菌30000斤左右,一斤鮮貨市場上可以賣到40元至60元,保守估計總收入可達150萬元以上,肯定大大超過去年了。”姚楊一邊算賬,一邊對記者說。
B從田間到餐桌羊肚菌“鮮”出鄉村振興新活力
羊肚菌的搶“鮮”上市,不僅為姚楊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,也為熊家橋村的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周邊村民就近務工。
將不同大小的羊肚菌挑揀出來,分類擺放,動作靈活又熟練……記者采訪時,51歲的會龍場鎮居民徐秀英正在大棚里分揀羊肚菌。“在這里干一天最少能掙80多元,兩個月大概能掙4000多元。這里離家近,我早上騎個自行車就過來了,做完‘活路’后還能馬上回家照看孩子。”徐秀英高興地跟記者說著話,手里的活兒絲毫沒落下。
地里忙采收,銷售市場也十分紅火。如今,熊家橋村食用菌種植基地不僅銷售鮮羊肚菌,還進行羊肚菌加工。羊肚菌種植成為了姚楊的“致富密碼”,每到羊肚菌豐收時節,隨處可見南來北往的商販和運輸羊肚菌的車輛,非常熱鬧。
“羊肚菌一般冬季播種,春季采收,種植時節與主要農作時節錯開,既能保持土壤肥力,又能把‘冬閑田’利用起來,為群眾增加收入。”高坪區會龍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張益平說。
記者從高坪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獲悉,近年來,高坪區在農業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大膽探索、勇于創新,將農業規模化視為產業升級的關鍵突破口。鼓勵一大批青年返鄉創業,建設了蔬菜、水果、羊肚菌等特色種植基地,不僅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,也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。
儀隴縣銅鼓鄉的花事盛景。張梓睿攝 馬鞍鎮險巖村桃花盛開。張雪攝 ●尹小麗 春風執筆,為川東北大地潑灑斑斕油彩。儀隴的阡陌田壟間,金浪翻涌的油...
西充縣四川天馬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晚熟柑桔基地。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梁洪源攝 3月13日,南充在農業領域邁出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步,農業農村部信...
近日,閬中市柏埡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5000多畝油菜迎來了盛花期,金燦燦的花海吸引了游人前來賞花觀景,拍照打卡。(王玉貴攝) 佘家溝千畝李花五百...
遠眺南部縣升鐘鎮高標準農田。 ●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易立權/文梁洪源/圖 近年來,在嘉陵江畔的南充,一場以建圈強鏈為重要抓手的農業變革正在持續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